2012年國內煤炭經濟運行情況
1月24日,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通報2012年國內煤炭經濟運行情況時稱,2012年中國煤炭市場發生重大變化,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。前4個月煤炭供需基本平衡,價格平穩;5到9月煤炭市場供大于求態勢明顯,需求和價格大幅下降,庫存急劇增加;進入10月份以來,煤炭需求有所回升,價格保持低位穩定。
據快報,2012年國內煤炭產量36.6億噸,比上年增長4%左右,增速同比回落4.7個百分點。
供需仍將保持相對寬松
中煤協分析表示,2012年煤炭市場變化主要特征表現為: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嚴峻,世界煤炭需求下降,國際煤炭價格下跌,我國凈進口大幅增加;國內經濟增速放緩,用煤需求增幅下降與煤炭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,產能建設超前矛盾疊加;加之天氣原因,水電滿發,燃煤電廠利用小時數減少,電煤消耗降低。
煤炭進口大幅增加。2012年全年進口煤炭2.89億噸,同比增長29.8%;出口926萬噸,同比下降36.8%;凈進口2.8億噸,同比增加7190萬噸,增長34.5%。進口煤對國內市場調節作用增強。
煤炭庫存居高不下。2012年末,煤炭企業存煤8500萬噸,同比增加3120萬噸,增長58%;重點發電企業存煤8113萬噸,同比減少52萬噸,下降0.6%,可用天數仍保持在19天以上。煤炭企業去庫存壓力較大。
煤炭價格下降。2012年12月28日中國煤炭價格指數170.7點,比年初下降28.8點,較10月份回升了3.1點。2012年12月末秦皇島港5500大卡市場煤平倉價630-640元/噸,比年初下降了170元/噸。冶金煤價格較年初普遍下降300-400元/噸左右,去年9月份以來部分地區煉焦煤價格止跌并有小幅回升,漲幅大約在100-200元/噸。
投資增幅回落。煤炭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5286億元,同比增長7.7%,回落21.7個百分點,與“十一五”煤炭投資平均增幅相比下降了18.8個百分點。
盈利能力下降。大型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增長25.26%,應收賬款增長25.69%,利潤下降23.35%。
煤炭市場景氣指數未恢復到正常水平。2012年煤炭市場景氣指數持續處于負值,12月份指數為-5.5,比11月回升19個基點,反映市場繼續回暖,但仍未恢復到正常水平。
中煤協認為,2013年我國仍處于工業化、信息化、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的重要發展戰略機遇期,煤炭需求將有新的增長。同時,受國內外嚴峻復雜形勢影響,經濟運行中不穩定性、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,對煤炭工業發展影響不可低估。初步判斷2013年煤炭需求將繼續保持低速增長,煤炭市場繼續呈現供需相對寬松態勢。
形成7個億噸級煤炭集團
“十二五”期間煤炭工業的總體發展目標是,到2015年,國內形成10個億噸級、10個5000萬噸級特大型煤炭企業。截至2012年底,神華、中煤、同煤、山東能源、冀中集團、陜西煤業化工、山西焦煤等7家企業原煤產量超過億噸,總產量占國內的28%,已逐步接近規劃目標。
中煤協表示,2012年煤炭行業結構調整邁出了新步伐。
企業兼并重組取得新進展。2012年,國內規模以上煤炭企業數量6200家,同比減少1500家。山西煤礦企業減至130家,平均單井規模100萬噸。
淘汰落后取得新成效。國內關閉小煤礦628處、技改提升小煤礦662處、兼并重組小煤礦388處,淘汰落后產能9780萬噸。
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。前4家煤炭企業產量占總產量的22.2%,同比增加了1.5個百分點;前8家煤炭企業產量占總產量的30.2%,同比增加3.2個百分點。
大型現代化煤礦建設步伐加快。國內建成年產120萬噸以上的大型現代化煤礦850多處,產量占國內的65%左右;年產30萬噸以下的小型煤礦產量降至17%以下。**高效礦井(露天)406處,產量占國內1/3。
產業融合發展取得進展。煤炭企業參股、控股電廠權益裝機容量占國內的1/10左右,占火電裝機容量的1/7左右。發電企業辦煤礦產能增加,五大發電集團煤礦產能3.1億噸/年,產量2.5億噸,占國內電力煤炭消費總量的11.9%左右。煤電企業互保能力提高。
與此同時,**生產形勢持續好轉。國內煤礦發生事故同比減少422起、589人,分別下降35.1%和29.9%。百萬噸死亡率0.374,同比下降33.7%,**降到0.5以內。
中煤協新聞發言人姜智敏強調,科技進步對煤炭行業發展支撐作用日益提升,“事實上,煤炭行業已是一個高科技行業。”2012年,國內煤機產量500萬噸,居****。年生產采煤機1100臺、掘進機2400臺、刮板運輸機達到5100臺、液壓支架突破10萬架。千米鑿井技術*大深度達到970米,千米深井支護技術取得新的突破,千萬噸工作面突破1200萬噸/年。
姜智敏表示,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,未來我國經濟增長仍將保持一定增速。由此來看,作為我國的主要基礎能源,煤炭需求總量還將適度增加,煤炭工業發展仍然具較大的發展空間。